中国西红柿来自美洲吗?错了,结果恰恰相反

位置:首页| 好水果资讯 2024-09-05 118

摘要: 西汉已栽培番茄   王佩良  张若彤(湖南工商大学数字传媒与人文学院)   番茄,又名西红柿、蕃柿、圣女果,英文名tomato。一提起番茄,其色、形、味,都给人以美的感受,其营养丰富,更为世人所公认,番茄堪称蔬菜中的佼佼者。初看其名,望文生义,就会令人想到番茄不是中国本土原产,而是源于西方异...

中国西红柿来自美洲吗?错了,结果恰恰相反

西汉已栽培番茄
 
王佩良  张若彤(湖南工商大学数字传媒与人文学院)
 
番茄,又名西红柿、蕃柿、圣女果,英文名tomato。一提起番茄,其色、形、味,都给人以美的感受,其营养丰富,更为世人所公认,番茄堪称蔬菜中的佼佼者。初看其名,望文生义,就会令人想到番茄不是中国本土原产,而是源于西方异邦他乡的洋货。据传,番茄原产美洲,在墨西哥驯化栽培较早。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,约1523年从墨西哥传往西班牙、葡萄牙。
 
明代赵函1617年在《植品》中提到,西洋人于明万历年间将番茄带入中国。日本星川清亲氏在《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》一书中写道,番茄在十七世纪(约1621年)从欧洲经东南亚传入中国。1708年《大和本草》有日本种植番茄的记载。林涛指出番茄起源于南美洲印第斯山脉,主要经历两个驯化阶段,一是从安第斯山脉到墨西哥,受到明显的驯化,产生樱桃番茄和大果型番茄;二是欧洲殖民者将番茄带到欧洲,再从欧洲传到北美、亚、非地区。吴玉娴证明番茄通过葡人传入澳门。吕嵩崧从语言学视角,认为19世纪中叶番茄从越南传入广西。1768年,米勒(Miller)首次对番茄做出植物学描述,进行分类和定名。19世纪以后,番茄作为一种世界性蔬菜得到长足发展。其实,中国本土原产西红杮,番茄栽培历史悠久。
 
1983年7月,考古工作者在四川成都北门外凤凰山园艺场发掘一座西汉古墓。专家清理出土四只藤笥和五只竹笥,发现许多已经碳化的植物种子。为确定种子品类,需要运往实验室分析。时值盛夏,考古人员在笥筐上覆盖湿地再生布。数日后,笥筐里竟长出嫩芽。二千年前的种子发芽了。四川省农科院园艺室专家们精心培育这些小嫩芽。几个月后,小苗长大开花,居然结出红色小果。经四川大学生物系专家鉴定,这种红色果实属于茄科,其形状和味道与番茄相似。其实,保存上千年的出土种子发芽也有先例。隋炀帝生前修建许多粮仓。1971年,洛阳发掘含嘉仓遗址,出土一窖1400年前的粟米。洛阳农科所专家发现有些粟米虽然发黄,但没有碳化,经精心培育,也发芽了。
 
经植物学专家测定,成都凤凰山汉墓出土的番茄种不是野生的,而是人工培育的品种,其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与现代番茄不同。前者含有汞和砷,后者含磷和氯。野生番茄未成熟时含龙葵碱,对胃黏膜的刺激性和腐蚀性较强,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,含有汞和砷,如食入过多,容易出现胃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头晕等中毒症状。其花果颜色艳丽,可作观赏植物。但经过数百上千年的培育,番茄的汞和砷含量逐渐减少,味道越来越好,即可以大量食用。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西汉人工栽培番茄的发现,为我国古植物学家和蔬菜专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。他们在湖南、云南、四川、广西、贵州山区寻找野生番茄。1978年,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发现野生番茄。1994年,在湖南张家界、花垣、保靖、龙山、永顺、重庆秀山、四川九寨沟、贵州松桃等地发现野生的番茄小酸果。
 
 
早在元明时期,中国即有许多关于“番茄”的文献记载。元代王祯《农书》(1313年)茄子篇中著录有“番茄”:“茄:子一名落苏,隋炀帝改……紫茄;又一种白花青色,稍扁,一种白而扁者,皆谓之番茄,甘脆不涩:又一水茄……”明代《本草纲目》(菜部第二十八卷)记载:“茄:王祯农书曰:一种渤海茄,白色而坚实。一种番茄,白而扁,甘脆不涩,生熟可食。一种紫茄,色紫,蒂长味甘。”明代王象晋刻本《群芳谱·果谱》(1621年)“柿篇”附录对番茄的性状有详细描述:“蕃柿,一名六月柿,茎似蒿,高四五尺,叶似艾,花似榴,一枝结五实,或三四实,一树二三十实,缚作架,最堪观,火伞火珠未足为喻,草本也。来自西蕃,故名。”
 
清初,番茄传到福建、台湾以及山西、山东、河北及陕西等。雍正十三年(1735),《泽州志》记载:“西番柿,似柿而小,草本、蔓生、味涩。”清中后期,扩散到云南、湖南、江苏、浙江等地。清代陈元龙《格致镜原》、张玉书《佩文韵府》都对番茄有描述。清代鄂尔泰在《授时通考》中描述番茄的习性:“又一种白花青色稍扁,一种白而扁,皆谓之番茄。此物宜水勤浇,多粪则味鲜嫩,自小至大,生熟皆可食,又可晒干冬月用,如地瘠少水者,生食之,刺人喉。”清代杨鞏《中外农学合编》也提及番茄的特征。“番茄,白地带淡紫丝,相间成朵,如茄花色,有单千二种,以千叶为上。”清末张德彝在《航海述奇》中提及各国宴会大量使用西红杮为食材。民国时期,大城市的郊区大都种植番茄。建国后,番茄已成为全国性蔬菜。目前,中国已是全球主要的番茄生产和加工国。
 
元明以来多种文献记载番茄,成都汉墓发现人工栽培的番茄种子,中国多地发现野生番茄,颠覆了人们关于番茄来自西洋的认知。西汉时期的原始番茄可谓中国番茄的始祖。中国早期的西红杮不是来自美洲,甚至可能相反,美洲番茄源自中国。殷商末年,攸侯喜率大军东渡美洲,创立印第安文明。南宋灭亡,大臣陆秀夫之子陆自立率部迁往南洋,建立吕宋和顺塔政权,并渡海到达美洲,开疆拓土,可能将西红柿带到南北美洲。
 
16世纪,英国公爵俄罗达拉里到美洲旅行,喜欢美丽的番茄,将其带回欧洲,作为礼物献给情人伊莉沙白。番茄由此成为爱情信物流传于世,今欧洲还有给恋人赠送番茄作为定情信物的习俗。最初,欧洲人见番茄与曼陀罗同属茄科,误以为有毒,不敢食用,观赏时也不敢靠得太近。18世纪,一名法国画家大胆品尝“有毒”的番茄,却安然无恙,从而消除“番茄有毒”的误解。意大利牧师想通过食用番茄自杀,却求死不得,竟发现西红杮非常美味。
 
1811年英国出版的《植物学大辞典》写道:“番茄虽然被认为是有毒的植物,但在意大利已经同胡椒、大蒜、牛油一起食用了。”1820年夏,在美国新泽西州萨母地方政府办公楼前的台阶上,罗伯特·吉本·约翰逊当众表演食用番茄,番茄无毒的常识才广为人知,人们开始试种番茄。19世纪中叶,番茄成为商品供应市场。
 
当番茄逐渐成为大众食品时,“番茄到底是水果还是蔬菜”引起了争议。1883年,美国法律规定进口水果免税,进口蔬菜必须缴纳10%的关税。美国商人约翰·尼克斯从西印度群岛运入一批西红杮,纽约港海关税务官认定西红杮是蔬菜必须缴税,商人坚持番茄是水果不必缴税,双方争执不下,只好对簿公堂,诉诸美国高等法院,接受法官审判。案件经过长达6年的审理,1893年法官判决西红杮为蔬菜。番茄也正式成为一种蔬菜。
 
1936年7月16日,毛泽东在保安县(今志丹县)山城接见美国作家斯诺,在晚餐时上了一盘西红杮炒辣椒,斯诺很惊奇。毛泽东借此机会聊起西红杮的由来。斯诺听得饶有兴致,明白了西红杮的寓意,非常激动,深情地说:“主席,我准备到红区来的时候,也下了和那个品尝西红杮的法国画家一样的决心!”毛泽东对斯诺说:“你这险冒得好!你将会和那个法国画家一样,成为世界上传奇的人物。”
 
经育种专家多年的培育,番茄已从原始的小果型演化成具有近万个品种的庞大家族。其果形状有圆形、桃形、李形、梨形、樱桃形、棒锤形等几十种。为适应机器分类、包装的需求,少占空间,还研发出方形番茄。番茄颜色更是五光十色,主要有红、黄、绿三大类。红色又分为深红、大红、桃红、浅红、淡红、粉红等。黄色则有大黄、中黄、浅黄、桔黄、金黄等。番茄大小也从醋栗番茄的0.5克到1974年英国人查尔斯培育的3.85公斤。番茄味道也有甜、甜酸、酸甜、酸、沙、绵等许多种。
 
番茄栽培方式已从单一的露地栽培,发展到风障、阳畦、地膜、温床、小棚、中棚、大棚、温室、人工气候室、农业工厂等多种形式。新疆、内蒙古成为重要的番茄生产基地,最高亩产已近4万斤,番茄四季常青,鲜果常年供应。中国已是番茄研发、种植和深加工大国。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员黄三文、杜永臣等科研团队对全球 360 份番茄种质进行基因测序分析,构建完整的番茄遗传变异组图谱,揭示番茄的进化历史。
 
番茄从神秘的“有毒狼桃”,到传情达意的“爱情果”,从令人望而生畏的“毒果”到百姓餐桌上的“家常菜”,从菜肴“百搭调味品”到人见人爱的“蔬果”,番茄充满着传奇色彩。随着番茄栽培和加工技术的进步,番茄产业蓬勃发展,将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健康美食。

相关推荐
正在加载评论...
关闭
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